北京的教育發展經歷了由弱到強、由點及面的過程。民眾受教育機會極大豐富,教育公平取得顯著突破,從1949年到2018年,在園幼兒從2321人發展到45.06萬人,學前教育由稀缺走向普及普惠;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小學畢業生升學率、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從均不到60%發展到學有所教,2015年整體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驗收,2018年小學、初中就近入學比例分別達到96%、99%以上,初中學生升入優質高中比例達到52%以上,覆蓋城鄉的130多個學區、150多個教育集團滿足了絕大多數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的期盼;普通高校在校生規模由不足2萬人發展到100余萬人,成為全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地區。
指標(在校學生數/人)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總計 | 3733544 | 3861492 | 4083211 | 4124862 |
一、高等教育 | 1888112 | 2010392 | 2187006 | 2170144 |
研究生 | 291778 | 312354 | 335983 | 360621 |
高等學校 | 273066 | 291593 | 317903 | 341717 |
科研機構 | 18712 | 20761 | 18080 | 18904 |
普通本???/td> | 588389 | 580663 | 581133 | 585971 |
中央部委屬高校 | 313313 | 314788 | 317752 | 322730 |
市屬高校 | 275076 | 265875 | 263381 | 263241 |
(1)市屬公辦高校 | 211743 | 206758 | 205928 | 206208 |
(2)市屬民辦高校 | 63333 | 59117 | 57453 | 57033 |
成人本???/td> | 171790 | 155898 | 144097 | 129736 |
成人高等學校 | 14379 | 144239 | 11628 | 11444 |
普通高等學校 | 157411 | 11659 | 132469 | 118292 |
其他各類高等學歷教育 | / | 961477 | 1125793 | 1093816 |
在職人員攻讀博士、碩士學位 | 78117 | 58358 | 37243 | 21362 |
網絡本??粕?/td> | 758038 | 903119 | 1088550 | 1072454 |
二、中等教育 | 552468 | 522658 | 525434 | 538096 |
高中階段教育 | 284195 | 256254 | 246463 | 229374 |
(1)普通高中 | 163130 | 163977 | 155478 | 152857 |
中等職業教育 | 121065 | 92277 | 90985 | 76517 |
(1)普通中專 | 43895 | 40983 | 35094 | 29951 |
(2)成人中專 | 27042 | 22040 | 18649 | 11240 |
(3)職業高中 | 14843 | 11488 | 8556 | 8165 |
(4)技工學校 | 35285 | 17766 | 28686 | 27161 |
初中階段教育 | 268273 | 266404 | 278971 | 308722 |
三、小學教育 | 868417 | 875849 | 913216 | 941614 |
四、工讀學校 | 638 | 618 | 503 | 451 |
五、特殊教育 | 6927 | 6440 | 6407 | 6962 |
六、學前教育 | 416982 | 445535 | 450645 | 467595 |
注1:以上數據均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統計年鑒,數據均為年末數據。
注2:高等教育小計中未包含自學考試的學生數。
北京市于2018年發布《北京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85%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到80%以上。截止2019~2020學年,北京市共有幼兒園1733所。全市幼兒園入園幼兒16.8萬人,在園幼兒46.8萬人。2020北京市東城區招生年齡為8月31日前出生的適齡幼兒(年滿三周歲);招生原則以”就近就便、由近及遠,優先招收具有東城戶籍和東城房產的適齡幼兒”為原則進行招生。
Maigoo小編提醒:以上為東城區幼兒園一般要求,各幼兒園招生要求和招生流程不同,建議家長們以幼兒園要求為準。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
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幼兒園 | 海淀區 | |
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 | 西城區 | |
北京市朝陽區博凱智能全納幼兒園 | 朝陽區 | |
北京市第一幼兒園 | 東城區 | |
北京市北海幼兒園 | 西城區 | |
北京市東城區東華門幼兒園 | 東城區 | |
北京市西城區長安幼兒園 | 西城區 | |
北京市西城區官園幼兒園 | 西城區 | |
北京印鈔有限公司幼兒園 | 西城區 | |
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西柳樹井幼兒園 | 西城區 |
北京市于1993年實現了“普九”的基本任務,經過多年發展,已邁入了高標準高質量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的階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已成為北京市制定義務教育發展政策的基本著眼點。2015年4月28日至29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檢查組深入北京16個區縣的247所學校評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根據對各區縣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校際均衡、政府推進和公眾滿意度等4個方面進行全面檢查,北京市16個區縣全部達到評估驗收的標準,一次性通過驗收。根據《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北京100%公辦學校實現就近入學,并逐步實施12年免費基礎教育。
1958年,北京市小學招生16.5萬多人,全市七周歲兒童全部入學,并有一部分不足七周歲的學生入學。截止2019~2020學年,北京市共有普通小學941所。全市普通小學招生18.3萬人,在校生94.2萬人,畢業生13.9萬人。2020年北京市凡年滿6周歲(2014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均須參加學齡人口信息采集,免試就近入學。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因素,積極穩妥推進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入學方式,繼續推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制對口招生,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小學基本學制:五年學制與六年學制任各區縣學校選擇。
序號 | 名稱 | 所在地區 |
---|---|---|
北京市大興區龍海學校 | 大興區 | |
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 | 朝陽區 | |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通州區第一實驗小學 | 通州區 | |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 朝陽區 | |
北京市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實驗學校 | 通州區 | |
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 | 朝陽區 | |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 | 朝陽區 | |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 海淀區 | |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附屬實驗小學 | 豐臺區 | |
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第一小學 | 海淀區 | |
1993年,北京通過了原國家教委“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驗收,在全國率先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歷史任務。截止2019~2020學年,北京市共有普通初中336所。全市普通初中招生11.7萬人,在校生30.9萬人,畢業生7.3萬人。2020年北京市完成小學教育的學生,應當進入初中繼續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各區教委要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等因素,按相對就近原則,合理劃定學校服務范圍,根據學生志愿進行派位入學。對報名人數少于招生人數的初中,學生就近登記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初中,在學區內隨機派位入學,保證每位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升入初中。初中基本學制為:四年學制與三年學制任各區縣學校選擇。
序號 | 名稱 | 所在地區 |
---|---|---|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 海淀區 | |
北京市第四中學 | 西城區 | |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 西城區 | |
北京市第八中學 | 西城區 | |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西城區 | |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 海淀區 | |
北京市十一學校 | 海淀區 | |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 | 朝陽區 | |
北京市第二中學 | 東城區 | |
北京市第一O一中學 | 海淀區 | |
北京“八五”期間在全國率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之后,“九五”期間又在全國率先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連續5年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0%以上。截止2019~2020學年,北京市共有普通高中318所。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1萬人,在校生15.3萬人,畢業生5萬人。2020年北京市繼續實行考后知分填報志愿。招生錄取分提前招生、校額到校招生、統一招生和補錄四個階段進行。被前一階段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一階段的錄取。2020北京市部分優質高中可適當編制跨區招生計劃,重點向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比較短缺的地區傾斜,原則上不得高于2019年招生規模。高中基本學制為:三年學制。
序號 | 名稱 | 所在地區 |
---|---|---|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 海淀區 | |
北京市第四中學 | 西城區 | |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 西城區 | |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 海淀區 | |
北京市十一學校 | 海淀區 |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 海淀區 | |
北京市第一O一中學 | 海淀區 | |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西城區 | |
北京八十學校 | 朝陽區 | |
北京市第八中學 | 西城區 |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職業教育發生了很多變化,大致可分為大力發展,基本停滯,恢復建設,充實提高,結構調整,轉型發展六個階段。70年來,北京職業教育取得了諸多成就,呈現出資源從總量不足到結構性缺失,重點投放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積極爭取和引進國際先進資源的突出特點,形成了職業教育功能和結構適應城市發展需求,改革需要強有力和可持續的領導力量作為基本保障,高標準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并加以工程項目制管理的基本經驗。
區域 | 校數(所) | 畢業生數(人) | 招生數(人) | 在校生數(人) | 教職工數(人) | 專任教師(人) |
總 計 | 44 | 3262 | 3033 | 8165 | 5517 | 3917 |
東城區 | 3 | 265 | 191 | 522 | 489 | 391 |
西城區 | 4 | 539 | 106 | 219 | 708 | 558 |
朝陽區 | 5 | 535 | 392 | 1113 | 874 | 706 |
豐臺區 | 5 | 198 | 284 | 590 | 430 | 228 |
石景山區 | 3 | 94 | 60 | 237 | 178 | 109 |
海淀區 | 1 | 583 | 677 | 1979 | 434 | 318 |
門頭溝區 | 1 | 56 | 13 | 39 | 123 | 85 |
房山區 | 4 | 141 | 143 | 441 | 279 | 213 |
通州區 | 2 | 102 | 127 | 353 | 140 | 121 |
順義區 | 5 | 5 | 11 | 41 | 155 | 63 |
昌平區 | 3 | 355 | 616 | 1377 | 475 | 368 |
大興區 | 3 | 97 | 159 | 419 | 373 | 244 |
懷柔區 | 2 | 43 | 3 | 51 | 295 | 154 |
平谷區 | 1 | 44 | 84 | 229 | 147 | 69 |
密云區 | 1 | 83 | 117 | 405 | 197 | 129 |
延慶區 | 1 | 122 | 50 | 150 | 220 | 161 |
在新中國60年光輝歷程中,作為全國高等教育的領頭羊,首都高等教育始終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的重任。它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截止2020年6月,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2所?!侗本┦小笆濉睍r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支持在京高校向郊區或津、冀轉移疏解。北京會優化提升高等教育辦學水平,但不再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規模,不再新設立或新升格普通高等學校,高等教育學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積。
序號 | 名稱 | 所在地區 |
---|---|---|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 大興區 | |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石景山區 | |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 | 通州區 | |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 房山區 | |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朝陽區 |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 朝陽區 |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通州區 | |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 | 朝陽區 | |
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 | 昌平區 | |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 通州區 | |
序號 | 名稱 | 所在地區 |
---|---|---|
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 | 海淀區 | |
北京市東城區職工業余大學 | 東城區 | |
北京市崇文區職工大學 | 東城區 | |
北京宣武紅旗業余大學 | 西城區 | |
北京市石景山區業余大學 | 石景山區 | |
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 | 朝陽區 | |
北京醫藥職工大學 | 豐臺區 | |
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 | 東城區 | |
中央黨校繼續教育學院 | ||
中國記協職工新聞學院 | ||
中南海業余大學 | ||
北京教育學院 | 西城區 | |
北京開放大學 | 海淀區 | |
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 海淀區 | |
民航管理干部學院 | 昌平區 | |
北京市豐臺區職工大學 | 豐臺區 | |
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 | 西城區 | |
北京市農工商聯合總公司職工大學 | 豐臺區 | |
公安部管理干部學院 | 西城區 | |
國家法官學院 | 通州區 | |
華北電業聯合職工大學 | 石景山區 | |
首都聯合職工大學 | 朝陽區 | |
國家檢察官學院 | 昌平區 | |
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將知識教育資源信息化的機構或在線學習系統。這種機構或網站包含了從幼教到大學,甚至博士或者出國等各個階層的教育信息,也有包括對現任職位的工作者或者下崗人員等類別的技能培訓,是以提供教育資源和培訓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專門性網站或培訓機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等法規要求,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應當具備企業法人資格,并取得經營許可證。截至2019年7月5日,北京市符合上述規定要求的駕校有63家、教練場21家,較好的駕校有東方時尚駕校、海淀駕校、北京公交駕校、龍泉駕校、遠大駕校、新月駕校、北方駕校、京都府駕校、盛華駕校、豐順駕校等。
從2014年起,北京市教委通過購買服務、公開招標的方式,引進新東方、好未來、學大等13家民辦教育機構參與到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通州、昌平、大興、平谷10個區的101所中小學的學科教學改革中。機構共派出教師600余人進入學校,產生約18萬課時,覆蓋學生約4萬人。如今北京較好的民辦教育機構就有新東方XDF、好未來TAL、學大教育、樸新SuperKID、安博教育等。
北京,是國內第一座擁有早教項目品牌的城市。自1998年國內第一家早教機構東方愛嬰在北京市成立以來,北京地區的早教行業開始快速發展。在發展了五年之后的2003年,單是北京一座城市,就有了上百家的早教品牌。如今北京較好的早教機構就有Gymboree金寶貝、MyGym美吉姆、匯佳幼兒園、艾毅、Etonkids、東方愛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