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建有江寧校區、五臺校區以及康達學院連云港校區。江寧校區位于南京市江寧區大學城,占地面積1300畝,是行政、教學和科研中心。五臺校區位于南京市鼓樓區五臺山南麓,占地120畝,是臨床教學和研究中心。學校館藏圖書文獻資料豐富,擁有中文(外文)紙質圖書、電子圖書、全文電子期刊共一千多萬冊,是江蘇省醫學圖書中心館和高校文獻保障系統醫學文獻中心。學校主辦有11種學術期刊。
學校設有19個學院(包含康達學院),擁有15家承擔臨床駐點班教學的綜合性及??菩愿綄籴t院;設有25個本科專業,1個九年本碩博一貫制專業方向、3個“5+3”本碩一體化專業方向,已形成從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
學?,F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4個、4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人文醫學、健康政策與管理、臨床醫學工程、生殖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學位授權點已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文學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9個國家臨床重點???、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三期)、2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3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在全國54所參評高校中獲評A+等級。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免疫學、社會科學總論、化學、材料科學等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臨床醫學學科、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校本部現有在職教職工1800多人,其中學校編制專任教師986人。有教授313人、副教授268人,有博士生導師759人、碩士生導師2477人。學?,F有中國工程院、科學院院士5人(包括雙聘院士3人),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1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
第一條 為保證南京醫科大學(以下簡稱“學?!保?021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順利進行,規范招生行為,切實維護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和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相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制訂本章程。
第二條 本章程適用于學校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三條 學校全稱:南京醫科大學。學校代碼:國標代碼10312;在各招生?。ㄗ灾螀^、直轄市)的代碼以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部門公布的為準。
學校辦學地址:南京市江寧區龍眠大道101號。
第四條 學校是首批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省政府共建醫學院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創辦于1934年,是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位授權點覆蓋醫、理、工、管、法、教、文等7個學科門類?,F有19個學院,15家承擔臨床駐點班教學的綜合性及??菩愿綄籴t院。
第五條 學校主要面向江蘇及江蘇以外的20個?。ㄗ灾螀^、直轄市)招收本科生。頒發學歷的學校名稱為:南京醫科大學。對在規定的年限內達到所在專業畢業要求的學生,頒發普通本科畢業證書;對符合學校學位授予有關規定的學生,由南京醫科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授予相應學位。
第六條 學校本科招生工作的領導機構是南京醫科大學本科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訂學校招生工作政策,并對重大問題做出決策。
第七條 學校的本科招生工作組織實施機構是南京醫科大學學生工作處,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貫徹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和規定,具體負責學校招生工作的組織實施。
第八條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及有關規定,實行招生“陽光工程”,由紀委監察部門對招生過程進行監督。
第九條 學校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辦學條件等實際情況,綜合考量各省份高考人數、生源質量、區域協調發展等因素,結合近年來學校生源計劃編制情況,確定學校分省生源招生計劃。報教育部審核后,由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
第十條 根據教育部規定,學校預留計劃數不超過本校招生計劃總數的1%,主要用于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根據生源情況須調整招生計劃時,學校將向有關?。ㄗ灾螀^、直轄市)招生計劃主管部門、招生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后執行。
第十一條 學校根據各?。ㄗ灾螀^、直轄市)生源情況確定提檔比例,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第十二條 凡符合生源所在?。ㄗ灾螀^、直轄市)招生規定報名條件的考生,均可報考我校。學校根據所在?。ㄗ灾螀^、直轄市)劃定的錄取分數線及閱檔比例調閱考生檔案,擇優錄取。
第十三條 學校執行教育部與相關?。ㄗ灾螀^、直轄市)招生委員會有關加分政策規定,并計入總分。
第十四條 學校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依據投檔分進行專業錄取。各專業志愿之間不設分數級差??忌稒n分相同時,按各?。ㄗ灾螀^、直轄市)確定的同分排序規則進行錄取。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的考生,如果服從專業調劑,將調劑到其他專業。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且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第十五條 對于高考綜合改革試點?。ㄖ陛犑校┛忌膶I選考科目要求,以當地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信息為準,考生需滿足填報專業選科要求。高考綜合改革試點?。ㄖ陛犑校W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材料,作為學校安排考生調劑專業志愿的重要參考。
第十六條 江蘇省綜合評價錄取考生按《南京醫科大學2021年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執行。
第十七條 學校參照國家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以及有關補充規定錄取考生。
第十八條 學校錄取的考生,經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由學校寄發錄取通知書。
第十九條 新生入校后,學校將在三個月內進行新生入學資格審查及身體復檢。經復查不合格者,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處理,凡發現弄虛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學資格。
第二十條 學校招生專業不限制考生應試語種,新生進校后均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新生入學時在江寧校區就讀。第一臨床醫學院和第二臨床醫學院共同承擔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建立了以“獎、貸、助、補、勤、免”為一體的完善的獎助學保障體系,目前已設有各類獎助學金34項,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期間可獲得助學金或勤工助學補助,思想品質好、政治素質高、學習成績優的學生可獲得各類獎學金。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可憑學校錄取通知書在當地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第二十二條 學校設立了新生獎(助)學金,獎學金標準為5000-20000元/生,助學金標準為6000-12000元/生,具體按南京醫科大學新生獎(助)學金實施辦法執行。
第二十三條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及部、省收費項目及標準。學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機構或個人進行招生錄取工作,不收取國家規定以外的任何費用。
第二十四條 學校通訊地址:南京市江寧區龍眠大道101號南京醫科大學學生工作處招生辦公室 ?郵政編碼:211166
本科生招生網址:http://zs.njmu.edu.cn
招生咨詢電話:025-86869191 ?025-86868661
招生傳真:025-86869191
電子信箱:zhaoban@njmu.edu.cn
微信公眾號:南京醫科大學招生
招生監督電話:025-86869060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通過“南京醫科大學本科生招生網”向社會發布,對于各種媒體節選公布的章程內容,如理解有誤,以學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為準。
第二十六條 學校以往有關招生工作的政策、規定如與本章程相沖突,以本章程為準,原政策、規定即時廢止;如遇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有關政策變化,以變化后的規定為準。
第二十七條 本章程由南京醫科大學學生工作處負責解釋。
本章更新于2021年5月,最新章程以官網為準。
“十二五”以來,學??蒲兴讲粩嗵嵘?,承擔973、86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近百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等國家級成果獎5項,累計以通訊作者單位發表SCI收錄論文16950篇,論文數量、論文平均影響因子逐年增長。國家級項目承接能力不斷增強,項目數連續6年位居獨立設置醫科大學第1位。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
學?,F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3個部級重點實驗室、2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擁有國內一流的醫學模擬教育中心(MSC)和自主學習中心以及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江蘇省醫藥動物實驗基地,建有江蘇省省級衛生政策智庫健康江蘇研究院以及省內一家轉化醫學研究機構江蘇省轉化醫學研究院。
1934年,江蘇省立醫政學院成立。
1938年,因抗日戰爭遷至湖南沅陵,學校合并南通學院醫科,改名國立江蘇醫學院,胡定安任院長。
1955年,衛生專業并入山西醫學院,后發展為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1957年,學校由鎮江遷至南京,正式更名為南京醫學院。
1958年,學校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后發展為徐州醫科大學。
1962年,學校被列為全國首批改為六年制的醫藥院校之一。
1970年,南京醫學院與南京中醫學院合并組建江蘇新醫學院。
1972年,揚州衛生學校并入(獨立辦學)江蘇新醫學院,改建為江蘇新醫學院揚州分院。
1976年,江蘇省鎮江地區衛生學校并入(獨立辦學)江蘇新醫學院,改建為江蘇新醫學院鎮江分院。
1978年,江蘇新醫學院撤銷。江蘇新醫學院原南京醫學院部分改建為(恢復)南京醫學院,改革開放后與上海第二醫學院、浙江醫學院開展“三校共建”。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南京市第四人民醫院并入南京醫學院。
1993年,南京醫學院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
2005年,南京市雨花醫院并入南京醫科大學。
2010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3年1月,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月,入選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2014年1月,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同年,學校成為首批“中國醫學數字教育項目示范基地”。
2015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聯合發文,決定共建南京醫科大學,學校正式列入省部共建大學。
2017年,學校入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2019年12月,發起成立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
2020年8月31日,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式掛牌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以上信息源自官網,數據截止至2021年6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