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中醫藥大學(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始建于1954年,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全國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全國通過教育部本科中醫學專業認證單位,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黑龍江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高校,“黑龍江省醫藥工業校企合作專業委員會”牽頭單位,全國在海外開設中藥學學士學位課程的機構,中國-匈牙利兩國政府項目“中國-中東歐中醫藥中心”建設單位,教育部批準招收來華留學生院校之一,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化學專業委員會、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和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單位,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兩所附屬醫院均為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學校下設11個學院、12個附屬醫院(3個直屬)、1個中醫藥研究院、27個教學醫院和70個實習基地。設有24個本科專業,涵蓋醫、理、文、工、管、法等6個學科門類。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31個;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5個、二級學科37個;有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F有全日制在校生159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1人、碩士研究生2195人、本科生11760人、??粕?361人、留學生261人。
學校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中藥學、藥物制劑和針灸推拿學)和第二類特色專業(中醫學)建設點。中藥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黑龍江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9年,中醫學、中藥學、康復治療學3個專業評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中醫學、中藥學、康復治療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藥學和醫學實驗技術7個專業評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藥學學科排名并列第一、中醫學學科排名并列第四,成為全國獲評“A+”學科的三所中醫藥院校之一。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1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省領軍人才梯隊18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有國家精品課程8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省精品課程22門、省在線開放課程1門。學校兩次獲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稱號,曾先后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7項。教學實驗中心為全國中醫藥院校確定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醫藥博物館被確定為黑龍江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被確定為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黑龍江分中心,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項目查新定點單位。
學?,F有教職工4398人(校本部876人),現有專任教師1058人,博士生導師111人,碩士生導師475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4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全國先進工作者2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1人,岐黃學者3人,龍江科技英才2人,龍江學者20人。學校啟動實施“優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支持計劃”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全面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本科招生工作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名稱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英文譯名為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學校創辦于1954年,地處風光秀麗的北國名城哈爾濱市,是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等中醫藥院校,全國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結論高校,全國通過教育部本科中醫學專業認證單位,2014年晉升為全國文明單位,2015年榮獲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2017年中藥學學科全國獲評“A+”學科,2018年獲批成為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
第三條 學校代碼:10228。
第四條 學校招生委員會負責制定招生政策,討論決定本科招生方面的重大事宜,其下設招生辦公室和監察辦公室。招生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設在招生就業處;監察辦公室負責招生監察工作,設在紀檢監察處。
第五條 招生就業處代表學校全面負責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的招生工作,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教育部有關招生工作的文件、規章及各省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的補充規定或實施細則;
2.執行學校招生章程;
3.開展招生宣傳工作,解答招生過程中各類問題,接受社會監督和咨詢;
4.根據國家核準的年度招生規模及有關規定編制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
5.研究、論證、編制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并根據國家核準的年度招生規模及有關規定報批。組織實施全校各類全日制本科專業的招生錄取工作;
6.對錄取的新生信息進行復查,并負責處理錄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遺留問題。
第六條 凡報考我校全日制的考生均須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我校本科畢業生均發放“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名稱的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本科畢業生頒發學士學位證書。
第七條 學校招生實行異地遠程計算機網上錄取,不委托任何單位和個人做招生“中介”。
第八條 全面實施“陽光工程”,采取“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錄取工作中嚴格按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廳、招生部門的有關規定開展工作,以全國普通高??荚嚨某煽優橐罁?,遵循考生志愿,按高考文化課總分(不含附加分)由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高考文化課總分(不含附加分)相同的情況下,學校根據包含考生位次信息的投檔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進行錄??;若考生投檔成績相同,理工類按照:數學、外語、綜合、語文的順序排序錄??;文史類按照:語文、外語、綜合、數學的順序排序錄取。并將錄取結果在網上進行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
第九條 進檔考生按專業級差的方式確定專業,專業級差設為:一、二專業志愿之間級差為“1分”,第二至第六各專業志愿之間級差為“0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一般做退檔處理。
(1)考生分數未達到學校最低錄取線;
(2)考生分數未達到所報專業最低錄取線,且不服從錄取到其它專業。
第十條 學校在內蒙古自治區專業錄取原則為“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
第十一條 在綜合改革試點?。ㄊ校?,按照綜合改革試點?。ㄊ校┫嚓P規定錄取。
第十二條 對于江蘇生源,要求選測科目等級為BB,必測科目等級為4C,技術科目等級為合格。
第十三條 生源所在?。ㄗ灾螀^、直轄市)確定的年度加分政策,由學校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予以承認。
第十四條 各專業不限制語種。八年制中醫學類專業外語采用英語授課;中西醫臨床醫學聯合辦學專業、佳木斯學院所有專業外語采用英語或俄語授課。
第十五條 護理學(本科)專業建議男性身高172cm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的考生報考。
第十六條 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嚴格按《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執行。醫藥類各專業均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第十七條 我校不設預留計劃。
第十八條 根據國家規定,學生入學須交納學費、住宿費以及書本費等各種雜費。
第十九條 我校學費標準一般為4000—6000元/年/生,學費執行標準,以發改、財政、教育三部門批復標準為準。
第二十條 新生入學后,學校將在3個月內進行全面復查(包括入學資格審查和體檢等)。復查不合格者,學校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其入學資格。凡發現有弄虛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學資格。
第二十一條 為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校除設有國家獎學金外,還單獨設立優秀學生獎學金(獎勵面為在校生的25%)和各類單項獎學金。
第二十二條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通過申請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崗位等形式來解決在校學費和生活費問題;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還可以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還協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在校期間免息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或入學后申請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同時,學校通過企業和社會捐助還設有企業獎學金、企業助學金等資助項目,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第二十三條 學校招生聯系方式
招生主管部門:招生就業處
學校地址:哈爾濱市香坊區和平路24號
郵 編:150040
咨詢電話:0451—82193455、82193477
信訪電話:0451—82193018
傳 真:0451—82193026
招生網址:http://zsjy.hljucm.net
第二十四條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是學校直屬的辦學單位,地處佳木斯市。負責培養學校部分本科專業。其招生咨詢聯系方式如下:
招生主管部門:招生就業科
學校地址:佳木斯市前進區光華街53號
郵 編:154007
咨詢電話:0454—6103226、6103227
信訪電話:0454—6050339
傳 真:0454—8782721
學院網址:http://jyzsjy.hljucm.net/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將根據教育部、黑龍江省教育廳當年招生政策的調整進行修訂。本章程若與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政策相抵觸,以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政策為準。
第二十六條 本章程解釋權屬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招生委員會。
第二十七條 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錄取工作適用本章程。學校以往有關招生工作的要求、政策如與本章程沖突者,以本章程為準。
本章更新于2020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網為準。
學校擁有東北三省一家藥物安全性評價中心,建立了黑龍江省中藥材GAP研究中心,現為“省醫藥工業校企合作專業委員會”牽頭單位。以清河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為核心,規劃建設的“中國北藥園”項目,成功獲批全國首屆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學校連續兩屆獲聘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成為全省獲聘教指委主任委員單位的省屬本科高校。學校還是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化學專業委員會、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和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單位,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單位。
學校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學歷教育資格,是教育部批準招收來華留學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醫學院?;蜓芯繖C構開展了教育、醫療、科技合作與交流,目前學校長期國際合作項目140項,接受國外來訪學者500多人,培養外國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5000多人。學校與英國倫敦南岸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聯合創辦的世界中醫孔子學院連續5年被教育部、國家漢辦評為“先進孔子學院”,并成為全球“示范孔子學院”。
1954年,黑龍江省創辦中醫進修學校。
1956年,牡丹江市衛生學校成立。
1958年初,黑龍江省中醫進修學校與牡丹江衛生學校合并成立黑龍江省中醫學校。
1959年3月,黑龍江省中醫學校、哈爾濱第一衛生學校、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及黑龍江省立醫院四個單位合并成立黑龍江省衛生干部進修學院,校址設在香坊區騎兵街。
1962年8月,學院從香坊區騎兵街遷至香坊區公濱路東端。
1965年8月14日,黑龍江中醫學院首屆大學生畢業。
1968年,黑龍江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成立。
1984年,黑龍江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成立。
1996年5月3日,黑龍江中醫學院更名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同時獲人事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批準設立博士后流動站。
2002年,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校并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2004年,全國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結論。
2008年,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
2009年,晉升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2014年3月,美國中藥聯商會合作創辦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美國分校正式成立,成為在海外開設中藥學學士學位課程的機構。
2014年,晉升全國文明單位。
2015年,榮獲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
2016年,獲批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2018年2月,學校入選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其中學校入選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藥學學科入選國際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兩個學科入選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中醫藥三個一級學科全部進入省“雙一流”建設名單。
(相關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0年5月,具體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