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軍工程大學原是一所為地面炮兵培養初級指揮干部的軍事院校,現是一所培養戰略導彈部隊指揮技術人才的高等軍事院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點院校,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士授予權單位之一,被譽為中國戰略導彈部隊軍官的搖籃。
學校就以本科教育為主,現已形成了以導彈高技術應用工程為特色,以工程技術為基礎、指揮管理與工程技術相結合,以研究生教育為龍頭、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軍官教育與士官教育相協調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是我軍最早培養戰略導彈作戰使用人才的高等軍事院校,主要為我軍戰略導彈部隊培養初級指揮技術軍官、士官骨干和高層次導彈專業技術人才。
學校教員隊伍中,94.3%以上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有教授、副教授302名,碩士生導師200名,博士生導師60名,導彈專家23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專家1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1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名,國家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名,國家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5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11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6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對象4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名,全國全軍優秀教師6名,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獲得者25名,全軍領軍人才培養對象2名、拔尖人才培養對象3名。有3名教員被中央軍委榮記一等功。
火箭軍工程大學東依驪山,西臨灞水,環境優美,景色秀麗,綠植覆蓋率70%以上,四季常青、步步皆景,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軍首批生態營區。教學訓練設施配套完善,大禮堂、體育館、游泳館、訓練棚、格斗館、田徑訓練場、輕武器射擊場、野外導彈綜合訓練場一應俱全。
學校擁有火箭軍部隊各種型號導彈武器裝備,教學實驗樓鱗次櫛比,有實驗室5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數字化圖書館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信息中心機房達到國家B級標準,建成現代化的云數據中心,網絡用戶終端12000余個,數字化校園信息系統全面覆蓋。
學校緊貼火箭軍戰略軍種建設需求,堅持以工為主,工學與理學、軍事學、管理學協調發展,構建形成了涵蓋導彈高技術及作戰運用關鍵領域的學科專業體系。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8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作為火箭軍的科研要地、創新陣地,先后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6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00余項。
學校自開展研究生教育以后,先后完成科研課題1000多項,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等獎2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500余項,國防專利120多項。同時,承擔國家“863”、“973”和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8項,總裝備部和第火箭軍兵預先研究項目160項,成為火箭軍科研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學校還參加了中國宇航學會等各類學術組織120多個,擔任理事以上職務50余人次。
校風:求實、嚴謹、團結、獻身
校訓:博學篤志、礪劍圖強
《礪劍之歌》
詞:趙明 曲:馮世全
高原雄風卷,灞上磨利劍,一代代好兒女,走進火箭兵軍官的搖籃,中華強國夢,戰士魂中牽,綠色校園,燃燒起我們青春的火焰,看雄風浩蕩,送火箭上天,千鈞霹靂閃耀著我們忠誠的誓言。
高原戰旗卷,灞上磨利劍,一代代好兒女,托起火箭兵輝煌的明天,中華強國夢,戰士手中圓,神州大地,飛騰起我們生命的火焰,看戰旗鮮艷,送火箭上天,萬里蒼穹回蕩著我們和平的誓言。
火箭軍工程大學在辦學育人歷程中,積淀形成了集火箭兵軍營文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陜西地域文化為一體的特色鮮明的礪劍文化,凝練了“為祖國和平崛起而尚武、為戰略導彈部隊跨越式發展而獻身、為學生超過老師而自豪”的礪劍精神,建成了以校史館、礪劍園、博學園等“五館七園”為標志的礪劍文化載體,組建了百人軍樂隊、百人腰鼓隊、百人棍術隊等大型文化團隊。礪劍文化成為學校的一個名片品牌。
1951年1月,西北軍區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習仲勛簽署命令,由西北軍區炮兵教導團與第一野戰軍野炮團合并改編西北軍區炮兵學校。
1951年3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炮兵學校。
1955年8月,學校遷至西安。
1956年2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炮兵學校。
1959年6月,中國共產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學校結束地面炮兵培訓任務,以西安炮兵學校為依托,長辛店炮兵教導大隊訓練力量為骨干,吸收空軍十五航校部分教員學員,改建炮兵特種技術性質院校,為保密起見,沿用西安炮兵學校名稱。9月1日,工程一期、技師一期學員開學,標志著中國第一所為戰略導彈部隊培養人才的高等軍事院校光榮誕生。
1963年1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技術學院。
1969年10月,轉隸第二炮兵,12月更名為第二炮兵技術學院。
1975年8月,更名為第二炮兵學校。
1978年1月,更名為第二炮兵技術學院。
1986年6月,更名為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2011年6月,改建為第二炮兵工程大學。
2016年1月,啟用火箭軍工程大學名稱。
以上信息源自官網,數據截止至2018年3月,請以官網為準!